情感:关于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
人一生都活在习惯里面,回看自己有那些习惯性模式,非常重要。
青春期孩子,突然叛逆了,父母的话一点也不听了,这是家长很头痛的一个事情。 其实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孩子拒绝沟通,家长觉得是偶发事件,实质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人传统家庭沟通模式很糟糕,没有边界感,吵闹不休,不是冷暴力就是热暴力。但我们缺乏自知力,经常还感觉这样很正常。 中国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发言权,结果是跟家长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式沟通,程式化交流。用大白话说,跟父母完全说不了心里话。 孩子一讲心里话,父母的傲慢和权威感就从骨子里压不住:你怎么可以这样,这是不对的啊。 因为我们的传统就是,父母把沟通重点放在了“教育”和“正确”上面。如果孩子不想听,也不想改,那就反复重复唠叨。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我肯定就是对的。造成的结果,亲子沟通比公司开大会还要精神恐怖,每天近距离重复轰炸,把孩子憋到根本发不了言。 改善沟通环境,要先从有沟通开始,让孩子能开口说话,改掉自己习惯性的“纠正”,“教育”,“评判”。否则孩子什么都不想改,什么都不想说,对家长满心都是抵触情绪。 父母都想孩子好,这是天性。太想他们好了,要求一拔高,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几乎要窒息,好不了了,各种有苦难言。 说个最简单的道理,父母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你身边有个人来告诉你,你的缺点,然后天天督促你改正,你愿不愿意改?你是不是也只想避开这个人?我们都是平凡人,想好很容易,真正要做好是很费劲的。 谁也不愿意跟要“纠正”自己的人去碰瓷,这是人性。跟孩子没有真实沟通,孩子压根不愿意跟父母说话。纠正的事情,就别提了。嘴上不说啥,心里对父母都是抵触情绪,不仅纠正不了,专门反着干。 要有跟孩子有真实沟通,就找各种机会跟孩子说说话,不管他说什么,认真听着,学会闭嘴,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真实思想父母是愿意听的,这是真实沟通的前提条件。 要想听到孩子的心声,传统父母的架子需要先放下来,内心里面把孩子当成你的客户。你敢跟自己的客户说你这不对,那不对不?谁听了这话,心里不先咯噔一下。孩子天然没有心机,父母能学学茶艺式轻松聊天法,就是非常好的沟通习惯。两个人关系好的直接标准,是经常会聊天,他有心事愿意主动告诉你。 先恢复关系,只要关系恢复了,每天都能聊聊心里话,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中国人心里都是很重视亲情的,但现实就是很多父母亲子关系变成了仇人,沟通的习惯非常差,很多夫妻感情彻底烂尾破裂了,也是这个原因。 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有些人在外面很会说话,在家里就压不住傲慢了,为所欲为,这还是自我成长度的问题。沟通习惯是可以改的,没有平等的前提,就没有深度的关系。我一个客户的家庭,妈妈在家里性格暴躁,大呼小叫,从小就这样,说改不了了。后来女儿到青春期,妈妈在家里骂人,女儿割腕寻死,不去上学。妈妈现在改了吗,改的飞快,如今在家里说话比兔子还温和。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吗,不把事情崩坏到这一步,明知道不对,也没有动力去修正自己。 耐心是爱,智慧是爱,真诚的沟通是爱,有意愿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就是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