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时候或者遇到过这样的人: 喜欢强硬的给予他人建议、好为人师……? 喜欢吹牛、炫耀自己有钱、显摆自己有教养…..? 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不敢暴露自己的弱点……? 习惯于在众人中隐藏自己、不敢展现自己……? 经历考场失利、事业受挫或情感失恋就一蹶不振、长期痛苦而难以自拔? 总是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容易自卑敏感、觉得自己是个微不足道? 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受伤的内心而做出的防御性行为,而这些防御不仅帮不到自己,反而只会加深自己的心灵创伤。就像是想要灭火却往火里添柴一样,这么做只会让火越烧越大。 或者,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内心响起: 我不足够好,所以我要拼命努力,却无法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我不足够好,所以我要向世界证明我自己,一辈子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要有一个人说我不行,我就不能开心; 我不足够好,所以我要找个人来爱我,用对方的爱来证明我的存在; 这些反应的根源,都在于“无自我价值感”。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没有好的结果,才让自己没有价值感。天生身体弱,被恋人抛弃,事业上的失败,没能考进第一志愿的大学…..这些事件本身不会造成人的无价值感。 相反,是先有自我无价值感,才会对体弱的自己感到痛苦;是先有自我无价值感,才很难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是先有自我无价值感,才会在过度在意外界评价。失败并不是自我无价值感的原因,而是因为没有自我价值感,才会对失败感到苦恼。 那么,人为什么会心生无价值感呢? 原因要追溯到我们的童年,在那个还很小很小、没有办法辨析外界信息真伪、对大人们依赖而全然信任的时期,所接收的信息:听到的话、经历的事、陪伴的人。那些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给予了自己怎样的信息,这会左右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我们在讲述”存在收入“时,会用很大的篇幅,回溯过往的经历,回想那些”话“”事“”人“,目的就是要看见那些限制性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那些年幼的我们信以为真的话,其实并不代表正确,只不过是说话的人、当事的人,自我的评判而矣,只是他们主观的想法,是他们在维护自己的自尊。但是,因为年幼,因为依赖,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我们全盘接受。 首当其冲的,是”你不要存在“。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父亲离婚了“,”都是为了你,我才放弃了我大好的事业“,“要不是你,我怎么会过得这么难?”“我的好日子全都是被你拖累了” ”要是没怀上你该多好。那样的话我绝对不会和你父亲结婚““要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早就离婚了”…….类似的语言,包括在怀孕期间有过的打胎的念头,都在微妙而精准地传达给孩子”你不应该存在“的信息。 有时候这种信息也会通过语言以外的形式来传达,比如,不愿意给孩子哺乳或者哺乳时不能用爱的眼神专注的凝视孩子,给孩子换尿布时嫌弃的表情,喂孩子吃饭或是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总是眉头紧锁一副可怕的面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长期忽视或缺乏陪伴,孩子犯错时过度的愤怒,孩子考试失利时的冷淡……这些也都是在告诉孩子“你不应该在存在“。 尤其是有些人,夫妻关系恶劣,他们心里想着的却只是自己,完全不考虑这种事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是他们自己没有离婚的勇气,不敢面对离婚后带来的面子问题、经济损失,但他们迷信地认为父母都在身边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口头禅是“为了孩子“。实际上会这样说的人大部分是在说谎。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着想, 要么就是双方共同努力,直面婚姻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好夫妻关系,要么就是干脆离婚。 父母传递的这些信息,孩子会觉得自己是父母不幸的原因,会有“要是没有我就好了”“自己对他人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这样的想法。幼小的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可能都会归咎于自己,因为年幼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要吵架。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并非这个人真的没有价值才会心生无价值感。 一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人的感受,也不取决于人的思想或行为。我们的感受、思想或行为,完全不能证明我们是好还是不好,世上根本就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任何都绝不是没有价值的。那些幼年时在我们身边传递给我们“无价值“的人,只不过是他们都想要保护自己神经症性的自尊心罢了。我们不需要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来建立或获得自尊,我们只需要屏蔽内心自我批评指责的声音即可。 要知道,就算不能做到对他人有用,也有自己的价值! 《我的阿勒泰》里有一段经典的片段: 女主李文秀对母亲说:“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母亲张凤侠微笑着望着女儿反问道:“啥叫有用,李文秀?”母亲将目光投向远方的草场继续说道: “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他就这么呆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是的,你什么都不做,也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们讲的“存在收入“。 存在收入,是指”你不工作、无贡献、什么也不做,没有任何作用,净给别人添麻烦,浪费资源还能得到的收入“。存在收入等同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相信自己有价值,相信自己什么都好,相信一切都很美好,相信自己有能力,爱自己,存在收入就高,别人就会给予你,你就能踏入丰盈的世界。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无价值感“,真正的爱自己,相信自己,拥有丰富而完整的人生! 也愿我们每个父母,都不要给孩子传递无价值感的信息,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无条件的爱着,拥有满满的价值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