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内耗困局:写给自己也写给你的自救手记

深夜辗转反侧时,你是否也被这些声音折磨过?“要是当时没那样做就好了”“别人会不会对我很失望”“我真的能做好吗”......这些自我拉扯的内耗,正在悄悄吞噬我们的能量。但请相信,停止内耗不是天赋,而是可以习得的能力。 1. 给大脑按下暂停键:拆解内耗的根源 当焦虑感涌来时,先别急着陷入情绪漩涡。拿出纸笔,把脑海里的担忧逐条写下来。比如“担心项目搞砸被领导批评”,拆解后会发现,恐惧背后可能藏着“对完美的执念”和“害怕失去认可”。看清问题本质,才能精准“对症下药”。试着给每个担忧标注“发生概率”和“可控程度”,你会发现,大部分焦虑都只是“小概率的自我恐吓”。 2. 建立“自我对话防火墙” 内耗往往源于过度自我批判。当脑海里响起“我真没用”的声音时,立刻启动反驳机制:“我上次加班到凌晨完成了紧急任务,这说明我很负责”。准备一个“成就清单”,把被表扬的瞬间、独立完成的小事都记录下来,每当自我怀疑时就翻一翻,用事实击碎无意义的否定。同时,学会对消耗你的人和事说“不”,拒绝那些让你勉强的社交,把精力留给真正滋养自己的关系。 3. 用“行动疗法”夺回生活主动权 与其反复纠结,不如把大目标拆解成具体行动。比如想减肥,别陷入“我肯定坚持不下来”的内耗,而是从明天早起10分钟做拉伸开始;害怕社交,就先从给老朋友发一句问候消息起步。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一杯喜欢的咖啡、半小时追剧时间,用正向反馈强化信心。记住,行动是治愈焦虑的特效药,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也比原地打转强。 4. 学会与不确定性和解 世界本就充满未知,过度追求“万无一失”反而会困住自己。试着每天记录三件“计划外的小确幸”:可能是偶遇的晚霞、陌生人的善意微笑,或是突然解锁的新技能。当你开始关注生活的惊喜,就会逐渐接受“不完美才是常态”。像植物一样,允许自己有生长的“慢节奏”,在该扎根的阶段不急于开花,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花期。 停止内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允许自己偶尔“复发”,就像允许天空有阴云。把这篇手记当作自我疗愈的工具包,当焦虑再次袭来时,记得回来翻一翻。你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而此刻,就是改变的开始。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