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在我看来,自信指的不是感觉好,而是相信“我完全知道我现在的感受。是的,这种感受是真实的。是的,它是可以存在的。是的,拥有这种感受的我是好的”。自信是不论自己有什么感受都能感到自在。自信源自这样一种信念 即不论你有什么感受,你都可以做自己。我们都在寻求外部肯定,我们也都喜欢外部肯定,这没问题。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让孩子对别人的认可或评价无动于衷,而是要建设孩子的内心世界,即孩子的内在生活。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在外部评价缺失时感到空虚和迷茫。另外,自信也无法通过来自外部的肯定或赞美来建立。虽说这些评价的确能给人带来好的感觉,但这种好感觉从来都无法长久,反而几乎到手即逝。干是我们只能急匆匆地继续去争取新的赞美,好让我们能够再次对自己感到满意。这不是自
信,这是空虚。
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夸奖孩子的内心,夸奖过程,而非夸奖结果。这么做能让孩子把目光投向内在,而非外部世界。“你在这件事情上非常用心!”“我发现你在这幅画里用了许多种不同的颜色,你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做的?”“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的?”如此夸奖才能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因为我们不是在教孩子去渴望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而是在教他关注自己在做的事,教他更多地去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