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父母先冷静:情绪激动时,人的理性思考能力会下降。可以深呼吸10秒,或暂时离开现场(告诉孩子:"我需要冷静一下,我们待会儿再谈")。帮助孩子平复:用温和的语气说:"我知道你很生气/难过,我们可以先缓一缓。"避免在情绪顶峰时讲道理。 2.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不打断,不否定:先听孩子说完,哪怕观点不同。可以用"嗯,我明白你的意思"回应,而不是"你这样想不对"。 换位提问:"你希望我怎么做?"或"你觉得怎样才公平?"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更愿意合作。 3. 明确规则,但留出弹性空间共同制定规则:比如"每天玩手机不超过1小时",让孩子参与讨论,比单方面命令更易执行。 灵活调整:特殊情况(如周末、假期)可适当放宽,并说明原因:"今天因为是节日,可以多玩半小时。" 4. 用正向引导代替惩罚强调积极行为:比如"你今天主动收拾了玩具,做得真好!"比"你怎么又乱扔东西"更有效。设立小奖励:如连续三天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兑换一次家庭电影夜,激励孩子自主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