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五种模式的家长,一定要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否则你不但帮不到你的孩子,还给孩子制造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1️⃣第一种模式:过度地关注孩子的言行,小心翼翼地每天面对孩子,生怕说错话,做错什么。 你以为自己是包容孩子,其实孩子看到你这样是很别扭的。我咨询中有好几个孩子都对我说,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样,觉得很可笑。认为装不了多久就原形毕露了,不就是变相逼着自己去学校嘛。 2️⃣第二种模式:随着孩子不去学校的时间越来越久,家长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 孩子不愿意做咨询,更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就开始去学习,甚至有的家长看了几本心理学书籍,学了一点心理学皮毛,就误认为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还给孩子贴上了一个个标签。能说出一大堆心理名词,似乎很呢,各种流派他都懂,把自己搞的也越来越焦虑,孩子的焦虑翻倍,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3️⃣第三种模式:自以为是的家长。 总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做事说话,我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我认为孩子应该那样,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言行带给孩子的后果。即便是约了心理咨询,还是抱着你要按照我的意思去教育我的孩子,做我的传话筒,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完全不能静下来倾听孩子说什么。结果是孩子拒绝沟通,你说什么我也不反应。 4️⃣第四种模式:有的家长病急乱投医,迷信于药物或者见效快的某种心理疗法。 例如某些家长迷信催眠,认为孩子做一次催眠,就可以去学校了,或者吃了药,情绪好了,就可以了,忽略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当然也不能怪家长,孩子都那样了,不着急是假的。我还遇到过有个家长学历很高,说自己的孩子是撞邪了,请了导师去看,导师对着孩子念念有词,孩子的情绪就能好了,很无语。 我们至少得有基本的认知吧。 5️⃣第五种模式:妈妈一个人在操心孩子的事情。 爸爸工作忙,严重缺席孩子成长,孩子厌学休学了,爸爸以前啥样现在也啥样,很理性,妈妈为此很恼火很委屈。家庭关系紧张,妈妈在为孩子焦虑之余,指责另一半。 而爸爸们认为孩子这样都是妈妈一手造成的,妈妈顿觉价值感全无,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妈妈很崩溃,自己无力为孩子做什么,老公又帮不上什么,更加焦虑。孩子在这样的模式中,肆意沉迷手机游戏,继续在网络世界里逃避。 💕如果你家也有一位处于青春期叛逆不想上学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办,可以找我一起探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