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有毒父母

本章揭示成年子女如何被童年创伤持续支配。她指出,许多人在生理成年后,仍困于“情感未成年”状态——潜意识中延续着原生家庭灌输的毒性信念(如“我不配被爱”“表达需求是自私的”),导致自我认知割裂:理智上明白应独立,情感上却重复幼年的无助模式。 本章核心工具是自我诊断调查表,通过列举典型观念(“我必须讨好父母”)、感受(“愤怒是可耻的”)及行为(“回避冲突”),帮助读者识别哪些反应源于童年创伤而非现实需求。例如,习惯性自我贬低可能源自长期被父母否定;情感隔离或过度依赖,则是对童年忽视或操控的防御性重复。 作者强调,疗愈需从觉察这些“自动化反应”开始:通过记录具体场景中的情绪与行为,追溯其与父母教养模式的关联。当意识到“我现在的恐惧是五岁孩子的恐惧”,才能将过去与当下剥离,打破“父母仍然控制我”的幻觉。福沃德提出,重建健康模式需主动质疑毒性观念(如将“我必须完美”替换为“我有权犯错”),并通过行为实验(如尝试拒绝不合理要求)逐步建立新的自我认知,最终实现“情感成年”——让当下的自己,而非过去的父母,掌握人生主导权。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