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和赞赏-手记

本章强调,真诚的感激应聚焦具体行为与内在需求的联结,而非泛泛赞美或道德评判,从而深化人际关系的真诚与滋养。马歇尔提出,完整的感激表达需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具体观察:清晰描述对方行为 避免笼统评价(如“你真贴心”),而是明确行为细节:“谢谢你今早主动帮我整理会议资料。” 2. 表达感受:揭示行为引发的情感 坦诚传递行为带来的正向情绪:“这让我感到被支持,内心很温暖。” 3. 连接需求:阐明行为满足的内在渴望 将感受与深层需求关联:“因为我对高效协作非常重视,你的帮助让我更专注核心任务。” 与传统赞赏的差异 非暴力沟通式感激拒绝标签化(如“你是个好人”)或功利性表扬(如“做得好,继续努力”),其本质是庆祝对方行为如何丰盈了彼此的生命,而非操控或评判。 接受感激的开放态度 当被感激时,无需以谦虚否定(“这没什么”),而是坦然接纳,体会自身行为对他人的积极影响,例如回应:“听到你的话,我很高兴我的行动能支持到你。” 感激的力量与误区 真诚的感激能强化信任,激发善意循环;但若暗含期待回报或抬高对方身份(如“只有你能做到”),则可能滋生压力。关键在于保持纯粹意图——通过感激让双方看见彼此的价值与连结,而非塑造优越感或依赖关系。 马歇尔提醒,日常中许多未被表达的微小感激实则是关系的隐形养分。通过非暴力沟通,感激从社交礼仪升华为心与心的对话,让施与受双方在共情中体验生命互惠的喜悦。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