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每个人都有自己厌恶的特质,可能是虚伪、懒散、自私、强势......通常我们会要求自己绝不能表现出来,可在不知不觉中,这样的要求会导致人反复陷入到困境里。以我自己为例,我以前习惯把认真做事、完成任务放到第一位,于是精神容易紧绷,事情一旦没做好,进度一旦落后,就会患得患失,容易焦虑。过去,我也经常苦思要如何减少焦虑,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学会吊儿郎当一些,不要把任务和工作看得太重。吊儿郎当的人敢于把放松、舒适放到第一位,便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也不易忧虑。当一个人越是排斥某一特质,就意味着TA无法以灵活的方式应对生活,时间久了,便会反复遇到相似的困境—— 其实,人之所以会厌恶一个特质,通常基于2类原因:1. 被教育:别人告诉你这个特质不好;2. 经历:曾经遇到该特质明显的人,且引起强烈不适。于是,我们会对某些特质极为厌恶。这些经验当然是有参考价值的,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依然需要凭借自己的感觉,来重新去验证它们。在心理学看来,特质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一个看似糟糕的特质,调节一下表现程度、换一个场景,可能就会变成一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