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匮乏感

心理的匮乏感,不只是因为在现实中缺少了什么,很多时候更像一种习惯性的认知方式,匮乏感本身并不完全由外部条件决定,并不是一定自己很差很无能 1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撑,总是需要表现的很好才能获得认可,就容易形成一种带有条件性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做不到怎么样怎么样,就是不好,会习惯性的否定自己,认为我不够好, 2这种匮乏感的人会经常性的关注缺少的部分,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哪怕别人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比自己好,也感觉不到满足,总觉得如果我得到了什么,就会很好,但是真正的得到以后,满足感就会消失,进入新的追求缺失中 3我们现在会经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是大环境的影响,总让人觉得自己缺了点什么, 然后开始拼命的内卷,过度关注成就,把自我价值捆绑在外部表现生,从而看不到自己的成长和满足,所以心理上的匮乏感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缺少什么,而是我们习惯性的形成了一种我不够好的思维模式 想要摆脱这样的匮乏感,并不是让自己去彻底的摆脱这种思维模式,也不是不停的最求去填补,而是调整对自己的认知,重新获取内心的力量 1练习关注拥有的东西:每天记录几件已经拥有的,值得珍惜的事情或者物品,让大脑习惯关注缺失转向关注拥有,比如我会做饭,我会开车,我能照顾好自己,看起来谁都有,谁都能做到,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东西不是自己拥有的 2从一些小事开始做起,沉浸在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当中,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读一页书,写一篇字,打扫一下卫生,做一餐饭,从而不断的去强化我能做到的信念 3很多时候匮乏的原因是把一些幸福成就建立在获得上,所以要学会把注意力放在体验上而不是获取上,真正的富足,往往来自于创造,感受,体验,而不是单纯的拥有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