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紧张和焦虑的人都有一个特征

那就是总把自己放在“被人审判”、 “被人评价”的位置上。 🔅 比如跟同事和领导说了一句话就开始紧张, 担心自己说的对不对,好不好, 对方会怎么看自己,评价自己, 会不会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 🔅 有时候甚至自己穿了一件新衣服, 换了一个新发型,都会担心不好看, 会让别人瞧不起自己...... 🔅 总之,生活中无数的小事 都会让他们陷入紧张和焦虑中, 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符合大家的标准, 会受到不好的评价, 会不被他人所接纳。 🔅 他们在与人交往时, 往往不敢说话,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 甚至有时候还会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 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想, 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但就是做不到,就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 🔅 这样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 其实是把自己“客体化”的一个表现。 🔅 简单来说就是把评判自己 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别人。 仿佛自己是客人、是物品, 把自己放在了被凝视、被评判的位置上。 🔅 无论是亲密的、重要的, 还是疏远的、无关紧要的人, 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考官,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考试, 怎么能不紧张、不焦虑? 🔅 解决的方法是,学会从“客体化”到“主体化”。 当面临紧张的时候就跟自己说: “我是主人,这是我的主场, 这里都是我的人,他们才是客人。” 🔅 对你来说,你以外的人都是“客人”, 他们可以表达言论和想法, 但真正的决定权在你这个“主人”手里。 🔅 就像你谈一场恋爱, 如果你把自己放在被挑选的客体位置上, 你肯定会焦虑、会不自信, 时时关注对方的每一个回应, 担心自己做的不好, 影响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 但其实这个人也在等待你的审判, 这个人是否适合你, 是否值得你选择他, 你也有同样的选择权。 这就是主体思维,就是以我为本。 🔅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而不是作为别人眼中的客体, 来等着别人去审视自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