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分类

我们学习一下情绪的分类。当我们理解了情绪的分类时,就更容易分清自己的情绪来源,对于把控自己的情绪就更容易了。 情绪有三大类,基础情绪、条件性情绪、认知性情绪。 1.基础情绪。每个人的基础情绪水平不一样,外在表现也就大有不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待同一件事情,有的人表现的特别焦虑慌张,而有的人比较冷静,这个表现除了有对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外,就是还有基础情绪的不一样。 假设一个人的情绪水平从低到高分为1--10的话。有的人基础情绪是4,有的人基础情绪是1,面临同时能给这两个人带来3个焦虑的事情时,前一个人的情绪水平就是4+3=7,而后一个人是1+3=4。那么外在表现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了。 如何降低自己的基础性情绪呢?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运动,长期运动,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足够的内啡肽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身体产生内啡肽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就可以降低基础焦虑了。 2.条件性情绪。条件性情绪全称为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也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在我们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控制不了的情况下自动产生的情绪。 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典型的条件性情绪。虽然知道是井绳,但是依然控制不住的害怕。 再例如,小时候被狗咬了,长大了就害怕所有带毛的小动物。虽然知道有些动物并不会伤害自己,但是依然控制不住的害怕。 这种情绪往往需要利用心理干预技术进行干预,用积极的情绪反应替换掉原来消极的情绪反应。 3.认知性情绪。我们大多数的情绪都是由于认知引起的。例如一个人踩了我的脚,如果我觉得(认知)他是故意的,这个时候产生的情绪就是认知性情绪。 最近在我的课堂上,经常有孩子的认知性情绪表现出来:“我也违反纪律,他也违反纪律,但是老师却单单批评我,凭什么?老师就是看不上我,老师不公平。” 如何消除认知性情绪呢?就是提高认知水平。 以上面案例为例,如何提高孩子的认知呢? 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情绪不是一次性升高的,是有累计的过程的。班级在老师眼里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同学违反纪律,老师的情绪就叠加一层焦虑,当老师的情绪积累到马上就要生气的程度的时候,此时谁违反了纪律,谁就会受到批评。 也就是说老师朝着这个同学发火,并不是最后这个同学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犯错同学共同的结果。就像,一个人吃6个烧饼可以吃饱,但是只吃第六个烧饼是吃不饱的,最后挨批评的同学就是第六个烧饼。 希望大家可以充分理解情绪的分类,更好地帮助我们分析情绪了解情绪进而做到情绪的主人。(韩春芳老师)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