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拖延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自我管理 • 设定明确目标与计划:将大任务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小步骤,并为每个步骤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比如写论文,可分为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拟定大纲、撰写初稿等小任务,分别安排好完成时间。 • 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当按时完成任务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吃一块巧克力等,强化积极行为,提升完成任务的动力。 • 优化工作学习环境:清理工作或学习区域,保持整洁和安静,减少干扰因素。将手机调至静音,关闭无关的电子设备,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 时间管理 • 运用时间管理工具:使用番茄工作法,即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时段,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也可借助待办事项清单APP,按重要和紧急程度对任务排序,实时跟踪进度。 • 预估任务时间:在开始任务前,先预估完成所需时间,增强对时间的把控感,避免因对时间的错误判断导致拖延。 心态调整 • 克服恐惧与完美主义:分析拖延背后的原因,若是害怕失败或追求完美,要调整心态,认识到不完美是正常的,先完成再完善,降低对任务的恐惧和抵触。 • 培养积极心态: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取代消极想法,如把“我不想做”换成“我可以尝试做一点”,逐步提升行动的意愿。 习惯养成 • 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开始,如每天早起10分钟、阅读15分钟等,逐渐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再过渡到更复杂的任务。 • 坚持重复行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坚持按照计划和设定的方法去做,不断重复,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逐渐摆脱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