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谈论痛苦和苦难,“排斥苦难”是互联网内容的一种主流叙述。但我并没这么认为,我觉得并不是大家排斥“苦难”。大家只是不喜欢借着苦难为此说教,不喜欢“没苦硬吃”,不喜欢别人把时代的机遇和运气归根到自己喜欢“吃苦”,所以才成功的叙述上。 莫言老师在这本书曾说,他的痛苦来自于写小说,解决痛苦的方法也只能是写小说。痛苦是一方面是“累赘”,但一方面也是“良药”。如果你有写东西的习惯,或者你喜欢发朋友圈。你有没有发现,人一旦痛苦的时候写东西是很畅快的,而且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带有很多的细节。你是谁,你在哪,你发生了什么,你现在的感受是怎么样?写的东西总是格外长。 但开心的时候你写的东西总是那么寥寥几句,带点愉悦,反倒没有任何具体的事件,你很快就会遗忘这些事。在这本书里的第二章,其中有一章的主题是:人活着,就是要在虚无中找出意义。这是一个很鸡汤的标题,但我现在到了一定的年纪,我开始变得喜欢这些东西。莫言老师在这一章里写到: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了探究和解决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而活着。那活着太累、太痛苦怎么办?我的小说《生死疲劳》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书里引用了佛教《八大人觉经》里的几句话:“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怎么理解这句话?用用雷军,雷总的话吧。 他曾在《小米创业思考》里说到:在效用一定的情况下,欲望越小,人们感到越幸福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感到越幸福。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能力,在他们之间找到平衡。欲望太多,能力不足,就会造成焦虑,幸福感低下。能力足,欲望少,反而会陷入一种不知去往何处的虚无。所以中间就刚刚好。新的一年,我看很多博主总是在教大家如何更好度过2025年,总想着法子让大家避开所有坑,所有苦难。 但我觉得这样是不现实的,我总感觉与其说避开所有,不如见招拆招,既来之则安之,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一些。一座坚固的港口,从不怕任何大风大浪。或许这才是2025年幸福的关键。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欲望越多,苦难越重,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