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表现 1. 情感依赖极强 - 24小时关注对方动态,频繁查看消息 - 伴侣未及时回复即陷入焦虑、自我怀疑 - 把伴侣的认可视为自我价值来源 2. 现实扭曲滤镜 - 无限放大伴侣优点,选择性忽视危险信号(如PUA、控制欲) - 用言情剧标准要求现实关系 - 常幻想"救赎式爱情"或"宿命感" 3. 边界感模糊 - 为迎合对方改变人生轨迹(如辞职、迁居) - 放弃个人社交圈与兴趣爱好 - 经济上过度付出甚至负债 4. 情绪过山车模式 - 伴侣的态度直接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 常因感情问题出现躯体化症状(失眠、暴食) - 分手后产生极端念头或长期抑郁 深层成因 - 心理补偿机制:原生家庭缺爱者易将恋爱当作治愈创伤的捷径 - 社会规训影响:部分文化过度渲染"为爱牺牲"的浪漫叙事 - 认知偏差:错把占有欲当深情,混淆控制与关心 - 多巴胺依赖:沉迷恋爱初期的荷尔蒙刺激,抗拒平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