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来访者探讨情绪控制

     很多来访者因为自己的孩子教育遇到困难,来求助倾听者。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情绪问题经常弄的鸡飞狗跳。      如何培养情商,做好情绪管理,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1. 沉默的艺术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最有效的回应往往是沉默。研究发现,给予孩子安静的陪伴和情绪整理的空间,能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安抚。若父母能以平静的态度陪伴,等待孩子自行调节情绪,不仅是对他们当下情绪的尊重,更培养了孩子面对压力的韧性。 2. 情绪示范从家长开始 高情商的父母会把自己当作情绪教科书,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例如:「我现在很开心」、「我感到有点烦躁」。这样示范不仅丰富了孩子的情绪词汇,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每种情绪都是正常的,可以被安全地表达和讨论,不需要隐藏或压抑。 3. 道歉的力量 真诚的道歉是最强大的教育工具之一。父母向子女道歉不该被视作失去权威,因为愿意认错的父母,反而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这不仅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更教会孩子: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修复关系。 4. 礼貌要养成,不要强迫 常见的育儿迷思是:一定要教孩子常说「请」、「谢谢」。但有趣的是,比起刻意「教导」,不如家长自然的在生活中自然的展现礼貌,如此一来,孩子会逐渐内化这些行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而非表面的顺从。 5. 小事也是大事 孩子的烦恼可能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例如,找不到心爱的玩具或和同学吵架,但这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当父母能认真看待孩子的每个情绪时,其实就是在传达:你的感受很重要,这种态度培养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情绪安全感。 6. 自己的问题学会自己想办法 面对孩子的困难,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急着提供解方。但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来自于思考过程。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会反问:「你觉得该怎么做?」透过提问来引导,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7. 耐得住无聊也是能力 在这个时代,让孩子学会跟无聊共处,反而成为难得的能力。研究发现,允许孩子体验无聊,能培养其创造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因为,当孩子学会自在的面对安静时刻,也就学会了与自己相处。 想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必须有意识的实践这些习惯,但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因为唯有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做情绪的主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