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是直接表达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一旦你识别出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你就需要尽可能简单和直接了当的表达出来,这意味着不能错误的表达没有掩饰没有戏吗?也不能含糊其辞,简而言之只是说出事实,只是事实是那种模糊性的争议性的陈述的反面,比如我感觉自己说出的话没人听,或者我感觉你没有听我说话,或者我感觉在这里是在浪费时间,事实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情绪感受表达这种情形中,我们实际上正在分享,我们对现在发生了什么的知觉或者意见,而不是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所以问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练习只是表达事实,我感觉你没有听我说只是一种知觉,但如果说我感到生气就是一个事实,前者是存在争议的,而后者却毫无争议,此时你可以不表达你对什么感到愤怒恐惧悲伤或者开心,只需要单纯的表达出你的感觉即可。 下面来做一个练习,尽可能直接说出你在你的情感关系中的感受,在你说出内心感受后不要被细节带跑,如果你已经说出你现在感到愤怒,让这个单纯的事实完全的被理解,给你自己以及你的听众时间去适应调协你所分享的事物的实相,不要太快的跳入那些故事情节中,这样才能减少在情绪戏码中失去自我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不要被听众拖入辩论中,这样才能留下更多的空间,仅仅与任何你所感受到的同在。 第三部是确保听众是在真正的听你说话 他或他可能不能重复你所说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倾听,因为他们并没有在感受层面记住这些。当他们倾听时,你会知道在你和他们之间有一种情绪上的嵌入,一种明显增强的共情,不幸的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将共情的培养与情绪共鸣放在次要位置上,就算对伴侣也不例外,没有某种有意义的共情式的调节,我们的对话就很容易简化成令人萎靡不振的争吵。长时间的冷战、令人心碎的疏远。在这种状态中,实际上我们在辩解或争论发生了什么,而感受则变得相对次要。 所以,如果你是倾听者,不妨任由对方分享他们的情绪状况,直到你能清晰的感受,不管你喜不喜欢对方说出来的话,如果你是倾诉着呢,记住,表达必须简明扼要抵住诱惑,不要割断与你的愤怒恐惧或羞耻的联结,不要与你的感受,失去联结,尽可能的跳出头脑的控制,尽可能的深化你对倾听者的共情能力,避免任何外在因素,弱化你和对方之间的分享 如果你现在是一个人,将你对感受的了解,带入呼吸之中,开放面对它,和原初的感受呆在一起,然而对于他的故事情节无论重要与否,你都不需要给予过多的能量或投入太多的关注,千万不要和自己争辩,切勿和你的内在批评家讨论,你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充分的待在居于肉身的感觉中,对呼吸保持觉知 每当遇到烦恼,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渴望快速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感到更舒服的解决办法,注意你内心对这件事的渴望,将你的焦点放在原初的感受上,无论你有多么绝望的渴望解脱,将之带入你的心中,仿佛你张开臂膀,将一个正在闹脾气的孩子抱入怀中,每当你感觉极不舒服的时候,尽可能的对自己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