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蜷缩在宿舍床帘后的我,不会想到那些吞服舍曲林的夜晚、惊恐发作时掐紫的手臂、盯着天花板等天亮的绝望,最终会淬炼成照亮他人的火种。
当医学诊断书从"广泛性焦虑伴随抑郁发作"变成"心理咨询结业证",这段自我救赎的旅程让我获得了双重身份认同:既是穿越过情绪暴风雨的幸存者,也是受过系统训练(CBT/正念法/叙事)的助人者。比起教科书上的症状列表,我更熟悉焦虑在凌晨三点钟的样貌——那种思维反刍的灼烧感、带来的溺水感,以及担心"永远好不了"的恐惧。
在这个允许脆弱的安全空间里,你不必费力解释"为什么明明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因为那些自我谴责的深夜、社交前的胃绞痛、刷手机时的麻木感,我都曾真实地经历过。咨询不是魔法,但当我们共同凝视阴影时,改变已经悄然发生